9/10/09

阅读与推理:希伯来《诗篇》与中国《诗经》对人性的想像


作者李炽昌对《诗经》与《诗篇》进行了跨文本平行阅读,以期重现诗意传统中的人性理念与形象。笔者认为作者的前设是这两本经典都含有丰富的人性课题,并认为两本经典的处境、内容有其相似处。在此,笔者的立场不完全赞同作者,因为笔者认为这两本经典所描写的人性观所要带出的重点不同。以下是笔者的浅见。

《诗经》的人性观之产生是因为当时的社会背景,以君主制度为治国之本,凸显了天子的地位,百姓则属其统治的群体。在这样的一个社会架构中,人性有了尊卑之分。历史历代的皇帝所代表的身份地位,不单只是一国之君,且是与天同等。相比之下,一般庶民成了这片黄土上渺小的人物。皆因如此的社会阶级,产生了种种的社会问题。昏庸的皇帝统治不当,广大的百姓深受其害,人民不得违抗皇命,唯有处在水深火热的生活中。在被压迫的情况下,他们的人性与当时的道德伦理起了冲突,个人意识和情感充满了仇恨、哀伤。因此,以言语抒发使情感得以回归理性,却不能改变人性的价值。

《诗篇》也反映了以色列人的人性观。以色列国也实行君主制度。但其君主的角色却非中国人的皇帝,前者虽有统治的权力,却不完全是如此,因为有另一股的力量与之抗衡——先知。先知是神的发言人,所发的预言乃是神的旨意,无论是君王或百姓都得遵守。因此,整个社会架构是以神为中心。国王只不过是神所委托的管理者,以管理祂的百姓。因此,若国王不按着真理来治理国家,他将会受到惩罚。换言之,整个国家的主权是在神手中,不是在人手中。上帝成了一切的掌权者,国王做任何决定都必须要得到神的同意。如此看来,国王与百姓的地位,实际上来说并没有分别。从整体来看,人性就没有贵贱之分,人性的尊严不是操纵在一国之君的手中,而是由神来决定。因此,百姓的情感得到宣泄,把个人的悲伤转化为社会的感受,人性因此得到重视。

5 comments:

  1. 老师,可否做进一步的解析??或是我的评论有什么不足的??请赐教,谢谢。

    ReplyDelete
  2. 很好的分享。使我想到的是,其实以色列国的君王、臣民和中国的也在同一境况里,以色列有律法,中国有礼教,但还是陷在罪恶中,别忘了以色列的先知和中国诗人、智者的遭遇蛮相似,都是狼人一个--只能对天长啸!

    ReplyDelete
  3. 中国哲人写作《诗经》的时代,中国的帝皇与朝廷还没有达到结构性体制腐败的程度,所以这些诗者、哲人对古圣先王,还有一定的期待和尊重。后来,到了编辑诗经的时代,所有诗者、哲人的梦都随着帝皇将相不受天道、地法的制约而幻灭,从此他们思索更多方法以制服人性。

    而希伯来人虽然也一样在历史上经历了他们的礼崩乐坏,但因著上帝为他们设立的祭司、先知、智慧人而稍微受到了更大程度的制约。所以不至于陷入中国人经历的长期无法无天的境地。

    所以你对希伯来人的人性演进分析是有道理的,只是对中国古代比较淳朴的人性掌握稍嫌不足。

    ReplyDelete
  4. 我的“赐教”来晚了。最后一段,应该有转向文章的原意:提倡用哀歌用来宣泄悲愤和痛苦。直问教会为何边缘化哀歌。

    ReplyDelet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