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/6/10

余达心的《聆听》-第一章


作者在一开始就交代了教义的必要性,笔者认为这是必须的,因为神学是怎么开始的,很多人都搞不清楚。从作者的论述中,教义的出现其实是无可避免的历史需要。这说法是极之正确。纵观教会历史,从使徒开始就不断地为真理辩护。加上异端的产生,教义的存在就更切实了。所以,可以这样说,初期教会教义的雏形,往往都是在护教的辩道中萌芽生长出来。虽然如此,教义并非一个实体。抽象、深奥的道理往往使人望而生畏,很多人因此对教义靠边站,不敢去碰。这直接地让人认为神学是一科永远只能看、不能碰的学问。而要了解神学的人,就要是那种三头六臂,智慧满贯的高人了。这确实是笔者年少时的愚见。所以,神学最大的挑战是要破除这迷思,解说那几乎不能言说的道理。

巴特给神学下的定义是:“神学是一门批判的科学”。笔者认为这不完全带出神学的实质。按照作者的解析,批判一词带有批评、质疑、剖析、检验、和规范的认知活动,而科学是一种客观的认知方法。笔者认为按照这样的理解,神学成了一个以理性作为认知活动和方法的工具,而且也假设了特定的方式去思考上帝。然而,神学不单是这样,它是以神为取向、导响人们进入永恒真理。因此,神学犹如护航者,扮演了指引教会在宣讲上帝的道的角色,同时,也检视着这道的纯正,不受其他异端歪理掺杂在内。

2 comments:

  1. 我常用的一个观念:“神学乃是对认识神知识之批判”。

    ReplyDelete
  2. “批判”一词带有批判、质疑、剖析、检验。后面两个的意思不也是作者带出来的吗?也是神学的功能与任务!然而对于“科学”,作者也有进一步的解释。什么才是真正的科学?回到客体本身……如果只停留在这里,当然不能与之认同,不过这是起步,且要看后文继续的阐述。这只是作者引用巴特而加之发展作者本身所要带出的意思:)

    ReplyDelete